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区大力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乡村建设全面提速,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,乡村面貌持续焕新,十年的巨变在经开区的土地上绘就了一幅生态宜居的优美画卷。
白墙黛瓦错落、沃野绿畦绵延、碧水湾湾流淌、阡陌交通纵横……放眼步凤镇新型农村社区,一股产业兴旺、村容整洁、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扑面而来,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令人陶醉。十年来,我区科学规划、统筹推进,不断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,努力让农民住上好房子、走上好路子、过上好日子,让乡村有“颜值”更有“气质”。截至2021年底,全区建成三龙、红升、庆元、仁智4个新型农村社区,累计改善1102户农户住房条件。
“向往的生活变为现实”。走进庆元村新型农村社区,道路宽敞整洁,一幢幢造型别致的“乡村别墅”一字排列,社区周围景色宜人。去年,庆元村村民耿建军一家搬迁入住装修好的新房。原先是业余水电工的他不再东奔西跑打零工,在新房一楼开了间小超市,自己当上了老板。“这十年,生活变化太大了。搬到了新型农村社区,交通、医疗都方便了不少。我们老百姓只要跟党走,就会走上幸福路!”耿建民说。建设新型农村社区,改善农民住房条件,根本目的在于让群众住得好过得好。我区充分尊重农民意愿,坚持高起点规划、高质量建设、高标准配套,推行“经济型建房模式”。目前,庆元村新型农村社区已建成三期改善268户,四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。
“家门口享受便民服务”。夜幕降临,步凤镇红升村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,不少村民饭后出来休憩散步,村舞蹈队也随着动感的音乐热情舞动,幸福、闲适的氛围在社区里缓缓流淌。“这么好的日子就应该唱起来、跳起来!”红升村“好村嫂”、村舞蹈队队员朱秀玉笑着说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,我区不仅将经济适用、美观大方作为建设的重要部分,同时还将配套设施纳入规划,党群服务中心、休闲公园、幼儿园、卫生室、文化大礼堂等配套建设一应俱全,致力为村民提供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休闲娱乐等优质公共服务,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集中居住带来的便利。
“产业兴旺让生活更有奔头”。“土地由村里统一发包流转,我自己在家门口的康森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。这十年,我们从村民变成了居民,还住上了小别墅,生活一点不比城里差。”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,三龙村村民李瑞兰幸福溢于言表。十年来,三龙村积极探索产业强村、生态立村、旅游兴村的“美丽经济”模式,走出了一条新农村建设与经济发展、生态旅游、以农富农相得益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全村先后流转土地6800亩,引进康森生态园等休闲观光农业田园综合体2个,建成了观光农业区、休闲采摘区、有机种植区、农光互补模式区等4个生态农业区,发展生态观光农业860亩、林园花木300亩、农光互补400亩,全村优质稻麦规模种植达4200亩。有许多村民都像李瑞兰一样实现了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非凡十年,“经”彩十年。站在新的起点,踏上新的征程。我区将继续精准对接发展所需、基层所盼、民心所向,勠力同心全面改变农民居住条件,做优做强乡村全面振兴、城乡融合发展,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。